前記:15年3月買的房,合同上交房時間是18年6月底前,在莆田眾多樓盤一而再再而三延遲交房中,聯發竟然在17年12月就通知一期的業主交房了,且當時還規定了一週左右的交房時間,如若超過,將不享受贈送物業費的優惠,好吧,我們就理解成這是國企在年底前要套些錢給員工發福利了,所以僅管業主羣裏爭論一片,但大部份人都在春節前高高興興的交了錢領了鑰匙驗了房,我們也不例外! 交完房雖然沒有馬上裝修,但也開始琢磨這個事了,剛開始其實我是比較傾向於找裝修公司的,一來覺得裝修公司會出設計方案,然後照着方案做不會走偏,二來必竟人家是專業的,會有現場監理全程跟着,我們也不至於太辛苦,但傑哥則心心念念着要自己找人裝,因為小莆田的設計及出來的效果還入不了這個大攝影師的眼 。雖有分歧,但春節過後那段時間的週末,只要有空,我們也會去一些裝修公司,一方面瞭解行情,另一方面也看看效果圖,也正是那個時候,我知道了“北歐風”,並決定,我們的小家風格就是它啦。不過在看了幾家裝修公司後,我也淅淅打消了找裝修公司的念頭。原因吧,很簡單,不管是他們現有的設計圖或是裝完後其他業主的效果圖,還是展廳的樣板房,沒有一個讓我滿意的 。所以,或許傑哥是對的,風格定了後,就自己一邊想一邊做吧,雖然可能會辛苦些,但最後的成就感那可是滿滿的。 照例,先上户型圖,裝修整體結構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原定5月底開始的裝修,實在抽不出時間,於是拖到了7月份。傑哥説不能再拖了,於是趁着他這個行業的淡季,趕緊看樣圖,走正在裝修的鄰居,找師傅,一樣一樣的落實。在7月中旬的某一天,抽了空先按物業要求把樓道牆和地板做了防護,事實證明,不是我倆的技術不行, 而是這個布和所謂的不粘強的紅色膠帶實在是不給力,沒兩下就全掉了,後面鄰居送了一卷塑料布再買了普通的透明膠帶進行了第二次粘貼後才馬馬虎虎可以了。 兩天後的週六,傑哥説預約了打牆師傅周天敲牆,那晚想着蠻過去看看,結果開門傻了,這就開砸了呀,師傅的效率是槓槓的。 為此,傑哥還拍照發了朋友圈 |